20秋学期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满分答案】
2024-01-20
20秋学期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满分答案】
1.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B.主体权威性 C.信息的反馈性 D.空间广泛性
答案:A
2.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A.政策表面化 B.政策替换 C.政策缺损 D.政策扩大化
答案:D
3.“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A.后现代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实证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D
4.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答案:B
5.公共政策对象指()。
A.直接政策对象 B.直接政策对象和间接的政策对象 C.直接政策对象、间接的政策对象和其他 D.间接的政策对象
答案:B
6.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主体的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村民委员会
答案:D
7.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答案:A
8.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
答案:D
9.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互适模型 B.循环模型 C.综合模型 D.博弈模型
答案:B
10.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答案:B
11.旧的公共政策由新的公共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公共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产生的新公共政策或者是方法上的变化,或者是操作程序上的更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公共政策所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原定的公共政策目标,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答案:A
12.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上两种主要的认识论是理性主义和()。
A.后现代主义 B.唯物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经验主义
答案:D
13.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A.麦克拉夫林 B.米特 C.史密斯 D.拉宾诺维茨
答案:C
14.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 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答案:A
15.()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丹尼尔·勒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答案:B
1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A.“前后”对比法 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D.“有无政策”对比法
答案:C
17.评估者为了考察某项公共政策的效果,将两个时间端点,即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各种情况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答案:A
18.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D.不确定政策
答案:C
19.“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这一论断,属于()。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可行性分析
答案:A
20.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答案:D
2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
A.理论渊源 B.概念体系 C.研究对象 D.研究方法
答案:CD
22.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公共政策学具有()等特征。
A.政治敏感性 B.科学性 C.知识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 D.艺术性
答案:ABCD
23.在进行政治可行性分析时,必须考虑的约束有()。
A.来自在受政策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中分配利益和成本时所必须考虑的约束 B.来自于可利用的政治资源的约束 C.来自时间的约束 D.来自政治过程中的体制或制度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自由所强加的约束
答案:ABCD
24.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答案:ACD
25.技术可行性的内容包括()。
A.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 B.执行者有多大的授权及控制力 C.目标群体的配合程度如何 D.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案:ABCD
26.早期失效过程是可以避免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7.在公共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8.社会心理承受力与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无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9.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的指标。它不仅是政策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性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因此,必须对目标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分清什么是主要目标(必须实现),什么是次要目标(尽可能实现),什么是再次要目标(期望实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0.公共政策终结中的合并指将两项或多项被终止的公共政策合并起来,组成一个新公共政策,而不包括将被终止的公共政策的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公共政策当中。()
A.正确 B.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