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20秋《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2-0001答案
2024-03-11
东北师大20秋《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2-0001答案
1.投票规则的主要功能在于()
A.加总个人偏好找到共同利益 B.保持形式公正 C.降低决策成本 D.帮助人们确定偏好顺序
答案:B
2.()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
A.地理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文化环境
答案:A
3.公共政策一旦(),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A.可行 B.合法化 C.合理化 D.乐系统化
答案:B
4.将政策对象在接受政策作用后产生的某种变化值减去此前得到的值,两者之差就是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是()
A.前后对比法 B.简单对比分析法 C.投射对比分析 D.实验性对比分析
答案:B
5.保证政策执行的必要前提是()
A.人员 B.体制 C.资金 D.信息
答案:A
6.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A.新因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
答案:B
7.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
答案:C
8.设计政策方案时应该()
A.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方案 B.只要找到少量的方案就行了 C.达到“满意”的程度 D.以上选项均错
答案:C
9.()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A.地理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文化环境
答案:B
10.()研究的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 C.官方决策者 D.非官方参与者
答案:B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们提高认识,消除不满进行的政策终结的措施是()
A.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 B.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 C.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 D.做出必要妥协,减少终结代价
答案:C
12.()是指生物体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它与生物体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A.环境 B.生态 C.公共政策 D.政策环境
答案:B
13.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答案:D
14.以“破字当头,突破定势思维,一切从零开始”为宗旨的思维方法属于()
A.对演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零起点法
答案:D
15.将旧的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的是政策的()
A.废止 B.替代 C.合并 D.分解
答案:D
16.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决策方案的提出 B.法制部门的审查 C.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答案:BCD
17.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晕轮效应的特征()
A.习惯于用第一感去选择和评价所得到的信息 B.基于某种成见对人作出判断 C.对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 D.是一种夸大和盲目的心理
答案:ABC
18.政策评估的要素包括()
A.评估主体 B.评估客体 C.评估目标 D.评估标准
答案:ABCD
19.政策执行手段包括()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答案:ABCD
20.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
A.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B.政治领袖 C.民意代表和大众传媒 D.政府部门本身
答案:ABCD
21.下列哪些组织属于强制性公共组织()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答案:ABCD
22.政策方案的评估主要有下列哪些方法()
A.预测性评估 B.可行性评估 C.效果性评估 D.社会认同性评估
答案:AB
23.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A.胡佛研究所 B.联想集团 C.兰德公司 D.肯尼迪政府学院 E.野村研究所
答案:ABCDE
24.下列哪项是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要求()
A.政治素质 B.品德素质 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答案:ABCD
25.美国总统决策包括下列哪几种类型()
A.立法倡议 B.立法否决 C.委托立法 D.外交决策 E.防务决策
答案:ABCDE
26.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
A.政策制定者 B.政策执行者 C.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 D.政策参与者
答案:ABC
27.从公共政策的定义看,其表达形式有()。
A.法律法规 B.行政规定或命令 C.政府大型规划 D.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 E.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答案:ABCDE
28.政策执行中有效的沟通具有哪些方面的障碍()
A.语言方面的障碍 B.知识经验差距过大 C.组织结构不合理 D.曲解造成的障碍
答案:ABCD
29.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答案:ABCD
30.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是因为()
A.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B.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C.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D.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
答案:ABCD
31.理性方法可以帮助分析者简化对象、理清关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2.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3.林德布罗姆提出的“渐进主义”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以现行政策为基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4.在当代社会,折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5.政策终结的心理障碍来自于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6.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和终结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7.在政策中,如何有效的促使政策生效是影响对象适用性的关键。()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38.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则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力对其进行支配。()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9.在认定社会问题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0.公共秩序(public order)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1.经济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2.一般而言,方案的精心设计比问题的有效确认更为重要。()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3.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范围、时间、强度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4.评估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估工作的质量高低和活动成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5.在认定社会问题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6.公共政策可以分为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7.政策科学家多将政策问题视为政策研究的起点。()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8.政策执行阶段的有序性是指政策执行应保持一定的阶段性顺序和过程的连续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9.有限理性在抉择活动阶段,实行顺序最优解。如果A是先于B提出来的,A又是满意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哪怕B比A更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0.政策客体研究的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执行者。()
A.正确 B.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