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春东财《劳动法》单元作业二参考答案
2023-10-12
21春东财《劳动法》单元作业二参考答案
1.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履行了3年后双方经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企业应依法给予李某经济补偿金 B.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刘某经济赔偿金 C.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时,解除时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D.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李某违约金
答案:B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通过仲裁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独立行使劳动争议仲裁权,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原则的是()。
A.统筹规划 B.合理布局 C.适应实际需要 D.方便人民群众
答案:D
3.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即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劳动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A.劳动关系 B.劳动行为 C.劳动报酬 D.劳动保险关系
答案:B
4.国家对()实行宏观调控,是现阶段我国工资分配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A.工资水平 B.工资总量 C.工资分配方式 D.工资分配标准
答案:B
5.发生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下列哪项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和解
答案:C
6.在劳务派遣中,被派遣的劳动者实际上是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为了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义务,下列不属于用工单位义务的是()。
A.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B.与被派遣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C.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D.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答案:B
7.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以后,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协商一致,可以就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因此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由()承担。
A.用人单位 B.提出变更要求的一方 C.有过错的一方 D.依据公平原则分别承担
答案:B
8.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
A.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C.工会与企业行政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答案:B
9.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规定。
A.国务院 B.全国总工会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答案:C
10.我国职工休息休假的种类和长度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下列属于法定的休息休假的是()。
A.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B.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 C.探亲假 D.职工婚丧假
答案:ABCD
11.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通用就业标准和我国《劳动法》规定,以下属于劳动就业人员范围的是()。
A.由于发生劳动争议而临时停工的人员 B.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的在校学生 C.被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的劳动者 D.在家庭经营企业劳动不领取报酬的家庭成员,在规定的时期内,从事其工作的时间为正常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答案:AD
12.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支出项目有()。
A.失业保险金 B.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C.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 D.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的补贴
答案:ABCD
13.劳动法调整的争议与民法中的民事争议不同,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某大学生到某单位实习期内的报酬争议 C.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答案:ABD
14.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A.做出裁决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B.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C.裁决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D.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答案:ABCD
15.养老保险,是指对劳动者因年老或其他原因退休或离休所给予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具有以下特征:()
A.参加保险自愿性 B.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 C.保障水平的适度性 D.享受期限的长期性
答案:BCD
16.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
A.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B.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但要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D.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答案:ACD
17.我国现行的基本工资制度具有多样性、结构性和等级性的基本特征,基本工资制度主要包括()。
A.效益工资制 B.等级工资制 C.岗位工资制 D.结构工资制
答案:BCD
18.劳动合同解除和劳动合同终止都导致了劳动关系的终结,但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终止一般是可以预见的,而劳动合同解除一般不可预见 B.劳动合同终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而劳动合同解除要支付经济补偿 C.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消灭,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是一些违法违纪违规等行为 D.劳动合同终止属于劳动合同关系的自然终结,而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终结
答案:ACD
19.探亲假是我国法定的休息休假种类之一,享受探亲假的条件包括()。
A.主体要求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 B.主体要求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员工 C.与配偶或者父母不在一起 D.与配偶或者父母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
答案:ACD
20.在我国现阶段,()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
A.企业法定代表人 B.地方工会 C.基层工会小组 D.职工推举代表
答案:ACD
2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会享有的权利是()。
A.提出意见权 B.要求重新处理权 C.支持起诉权 D.处分权
答案:ABC
22.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是()。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有过错的一方合同主体 D.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答案:CD
23.某公司所作出的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以下决定中哪些违反了劳动法?()
A.由于一笔订单的交货期将到,生产任务繁重,公司董事会经研究决定4、5月份的每个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 B.未成年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C.哺乳期内的女职工、怀孕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D.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统一按照原工资的120发放
答案:AD
24.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下列哪些情形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A.某市发生特大洪灾,急需救灾物资,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 B.某工厂决定利用公休日进行厂区的绿化活动,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 C.菜市自来水水管爆裂,自来水公司组织工人抢修,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 D.某产厂供电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全厂停电,影响了全厂的生产,为此组织工人进行抢修
答案:ACD
25.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的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津贴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