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个人学习电脑知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12-2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1.肺动脉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
A. 急性右心衰 B. 急性左心衰 C. 肾功能衰竭 D. 中毒性休克 E. 大片肺出血
答案:A

2.引起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血管受压闭塞 B. 血栓形成 C. 动脉痉挛 D. 淤血 E. 动脉内膜炎
答案:B

3.低渗性脱水的基本特征是( )。
A. 失水>失钠,血钠>13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 B. 失水>失钠,血钠>145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 C. 失水<失钠,血钠<13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 D. 失水<失钠,血钠<145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 E. 失水一失钠,血钠=14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一300mmol/L
答案:C

4.由肾失钾过多而引起的低钾血症可见于( )。
A.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B. 长期应用速尿等 c. 长期应用安体舒通等利尿剂 D.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E. 尿崩症
答案:B

5.血浆H
A. 代谢性碱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答案:

D



6.当体内CO
A. 碳酸氢盐缓冲对 B. 无机磷酸盐缓冲对 C. 有机磷酸盐缓冲对 D. 血红蛋白缓冲对 E. 血浆蛋白缓冲对
答案:

D



7.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
A. 动脉痉挛 B. 静脉阻塞 C. 组织增生 D. 富含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 E. 肉芽组织形成
答案:D

8.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是( )。
A. 糜烂 B. 溃疡 C. 窦道 D. 瘘管 E. 空洞
答案:C

9.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是( )。
A. 细胞浆宽广 B. 细胞核增多 C. 细胞异型性显著 D. 核仁明显 E. 黏液分泌增多
答案:C

10.关于对高血压病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以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为病变特点 B. 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原发性临床表现 C. 晚期可发生心脏肥大 D. 晚期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 E. 晚期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答案:A

11.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 )。
A. 左主干 B. 左回旋支 C. 左前降支 D. 右主干 E. 右回旋支
答案:C

12.严重贫血可引起( )。
A. 循环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组织中毒性缺氧 D. 乏氧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答案:B

13.呼吸衰竭通常是( )。
A.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B. 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C. 血液不能携带和运输氧的后果 D. 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的后果 E. 组织供氧减少和细胞利用氧障碍的后果
答案:A

14.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最主要机制是( )。
A. 影响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 B. 使脑内合成谷氨酰胺减少 C. 抑制大脑边缘系统 D. 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E. 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作用减弱
答案:E

15.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由变态反应引起 B. 属化脓性炎症 C. 病变主要侵犯肾小球 D. 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E. 轻重不等的肾功能障碍
答案:B

16.乳腺癌最好发于乳腺的( )。
A. 外上象限 B. 外下象限 C. 内上象限 D. 内下象限 E. 乳晕部
答案:A

17.脾脏在哪种白血病时肿大的最显著?( )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 毛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B

18.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哪一种恶性度低,预后较好?( )
A. 滤泡腺癌 B. 乳头状腺癌 C. 髓样癌 D. 小细胞癌 E. 巨细胞癌
答案:B

19.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
A. 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B. 巨噬细胞增生 C. 坏死性肉芽肿 D. 纤维组织增生 E. 钙化
答案:A

20.关于急性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 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B. 脑膜病变重 C. 常伴中毒休克和DIC D. 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的内毒素所致 E. 常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功能衰竭
答案:B

21.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和()。

答案:引起疾病,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22.发热与过热的区别在于发热是机体做出的一种()性体温升高,而过热是一种被()性体温升高。

答案:主动调节,被动的非调节

23.肿瘤的实质是(),决定着肿瘤的()。

答案:肿瘤细胞,组织起源和性质

24.小叶性肺炎是以()为中心的肺组织的()炎症。

答案:细支气管,急性化脓性

25.恶性淋巴瘤分为()及()。

答案: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26.名词解释:脂肪变性

答案:是指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中出现脂滴。常见于肝、肾、心等器官,以肝脏最为常见。

27.名词解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答案:是指在多种病因的作用下,以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为共同发病通路,以凝血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病理过程。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综合征。

28.名词解释:水肿

答案: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29.名词解释:心力衰竭

答案: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

30.名词解释:艾滋病

答案: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及HIV携带者的淋巴液和体液中,可经性交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

31.简述休克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答案:微循环变化的特征:休克期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微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小于后阻力,微循环多灌少流,毛细血管内压显著升高。同时,微循环淤血、血流缓慢、血浆外渗,组织缺氧加剧。

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此期属于失代偿期,酸中毒可导致微循环淤血,而微循环淤血又可加重酸中毒,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由于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浆外渗,回心血量减少,血压进行性降低。

32.简述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特点。

答案:传播途径:甲型肝炎多经粪一口传染;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染,也可经其他途径传播;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丁型肝炎经血传播;戊型肝炎经粪一口传播。基本病变特点:①肝细胞变性,表现为肝细胞水肿、毛玻璃样变性、脂肪变性;②肝细胞凋亡,表现为肝细胞嗜酸性变性、坏死;③肝细胞坏死,表现为溶解坏死、灶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及亚大片坏死;④炎性细胞浸润;⑤肝细胞及小胆管再生;⑥间质反应性增生。

3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

答案: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高钾血症,可因心室颤动或心搏骤停而死亡。机制:①肾排钾减少;②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使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 ③摄入含钾过多的药物、输库存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