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十
2023-12-23
2020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十
1.安全科技是()的重要力量。
A.技术求新 B.提高效率 C.成本节约 D.事故预防
答案:D
2.在安全文化划分的层次中,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属于( )。
A.直观的表层文化 B.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 C.安全意识形态的深层文化 D.处于表层的安全行为文化
答案:B
3.综合考虑事故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 )类。
A.20 B.12 C.10 D.8
答案:A
4.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生产安全费用有结余,公司可将结余结转本年度,作为( )使用。
A.采掘设备购置费 B.电费 C.瓦斯监测仪器购置费 D.办公费
答案:C
5.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的要求,生产经营位所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体现对( )的承诺。
A.事故预防 B.设备管理 C.责任追究 D.行为管理
答案:A
6.职业卫生的定义是:以职工的健康在执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其在( )、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A.医疗 B.法律 C.卫生 D.宣传
答案:B
7.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A.设备.设施缺陷 B.防护缺陷 C.电危害 D.噪声危害 E.标识不清
答案:A、B、C、D
8.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 )具体实施。
A.建设单位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 C.当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D.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之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
答案:D
9.甲企业设机关部门4个,员工24人;生产车间6个,员工450人;辅助车间1个,员工26人。员工每天工作8h,全年工作日数300d。,甲企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2名员工死亡。甲企业百万工时死亡率为( )。
A.2.06 B.1.75 C.1.67 D.1.53
答案:C
10.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KGB6441 —1986),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不安全 行为的有 ( )
A.未锁紧开关 B.工具靠放不当 C.机器运转时修理 D.防护装置缺乏 E.拆除安全装置
答案:A、C、E
11.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从( )等方面进行识别。
A.日常安全管理 B.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D.安全生产措施 E.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答案:A、B、C、E
12.生产经营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的基础是( )。
A.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B.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C.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D.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答案:C
13.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_________。
A.能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B.能使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C.能使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D.能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答案:C
14.某矿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配电系统高压为10kV。为保证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的安全,电工必须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是( )。
A.防水手套 B.防静电手套 C.电绝缘鞋 D.防电磁辐射服
答案:C
15.季度班组长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判断题
1. 班组长的管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我们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之一。( )( √ ) 2.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 ) 3. 有心脏病的人严禁从事高处作业。( )( √ ) 4. 安全标志的作用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在关键部位设立安全标志可以用来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 × ) 5. 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班组长。( )( √ ) 6. 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 × ) 7.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 ) 8. 班组长要贯彻执行公司、厂、工段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 )( √ ) 9.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配备了手用工具,不能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 × ) 10. 道路交通的信号灯;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等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 √ ) 11.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情况。( )(× ) 12. 当设备发生外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间接接触电击。( √ ) 13.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 × ) 14.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5.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无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 ×) 16.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119”电话。( ) ( ×) 17. 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会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 √ ) 18. 对高压触电人员应采用拽衣方式使其脱离电源。( ) ( ×) 19. 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中,两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最危险。( )( √ ) 20. 电焊机的保护接地是用导线将电焊机的外壳与电源零线的干线相接。( ) ( ×) 21. 起重作业可以使用铸造吊钩,但是吊钩表面不能有裂纹、 接缝、刻痕、剥裂等现象。( ) ( ×) 22. 对于运输压缩、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的槽车的颜色,国家有限制性规定。( ) ( √) 23. 气瓶使用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 ( √) 24. 使用安全带时,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 ) ( √) 25.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其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应不低于18%。( ) ( √) 26.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 ) ( √) 27. “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是禁止标志。 ( ) (×) 28.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标志是指令标志。 ( ) ( √) 29.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 ) (×) 30. 特种作业人员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 ( √) 31.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 √) 32. 班组危险预知训练活动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发现问题,第二要确定问题(危险点),第三要收集问题(将如何做?),第四,制定措施。( ) ( √) 33. 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最主要的危害之一,长期吸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可引发矽肺。( ) ( √) 34.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听力损伤、引起各种病症和引起事故。( ) ( √) 35.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 ( √) 36. 振动病主要是由于局部肢体(主要是手)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 ) ( √) 37. 安全意识“疲劳”有四种表现:抑制、松驰、紧张和模糊。( ) ( √) 38. 机械伤害产生的直接原因:人体正常和异常情况下,进入机器运动部件(接手、曲柄、链条)运行轨迹内,身体与运动部件交叉。( ) ( √) 39. 防止机械伤害产生的技术措施:停电挂牌;打支架;垫木;脱开;启动信号告知。( ) ( √) 40. 起重伤害产生的直接原因:吊运过程中吊具损坏、天车故障,造成重物下落;人员站位不当、指挥失误、天车司机操作失误;重物碰撞其他物品造成位移。( ) ( √)
答案:1. 班组长的管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我们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之一。( )( √ )2.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 )3. 有心脏病的人严禁从事高处作业。( )( √ )4. 安全标志的作用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在关键部位设立安全标志可以用来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 × )5. 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班组长。( )( √ )6. 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 × )7.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 )8. 班组长要贯彻执行公司、厂、工段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 )( √ )9.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配备了手用工具,不能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 × )10. 道路交通的信号灯;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等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 √ )11.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情况。( )(× )12. 当设备发生外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间接接触电击。( √ )13.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 × )14.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15.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无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 ×)16.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119”电话。( ) ( ×)17. 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会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 √ )18. 对高压触电人员应采用拽衣方式使其脱离电源。( ) ( ×)19. 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中,两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最危险。( )( √ )20. 电焊机的保护接地是用导线将电焊机的外壳与电源零线的干线相接。( ) ( ×)21. 起重作业可以使用铸造吊钩,但是吊钩表面不能有裂纹、 接缝、刻痕、剥裂等现象。( ) ( ×)22. 对于运输压缩、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的槽车的颜色,国家有限制性规定。( ) ( √)23. 气瓶使用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 ( √)24. 使用安全带时,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 ) ( √)25.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其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应不低于18%。( ) ( √)26.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 ) ( √)27. “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是禁止标志。 ( ) (×)28.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标志是指令标志。 ( ) ( √)29.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 ) (×)30. 特种作业人员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 ( √)31.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 √)32. 班组危险预知训练活动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发现问题,第二要确定问题(危险点),第三要收集问题(将如何做?),第四,制定措施。( ) ( √)33. 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最主要的危害之一,长期吸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可引发矽肺。( ) ( √)34.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听力损伤、引起各种病症和引起事故。( ) ( √)35.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 ( √)36. 振动病主要是由于局部肢体(主要是手)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 ) ( √)37. 安全意识“疲劳”有四种表现:抑制、松驰、紧张和模糊。( ) ( √)38. 机械伤害产生的直接原因:人体正常和异常情况下,进入机器运动部件(接手、曲柄、链条)运行轨迹内,身体与运动部件交叉。( ) ( √)39. 防止机械伤害产生的技术措施:停电挂牌;打支架;垫木;脱开;启动信号告知。( ) ( √)40. 起重伤害产生的直接原因:吊运过程中吊具损坏、天车故障,造成重物下落;人员站位不当、指挥失误、天车司机操作失误;重物碰撞其他物品造成位移。( ) ( √)